东北抗联艰苦岁月,杨靖宇牺牲前最后一刻
图片
杨靖宇,原名马尚德,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。
1932年,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,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。
1940年年初的寒冬时节,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入了最艰难、残酷的时期。
图片
1940年1月31日,农历腊月二十三,小年。杨靖宇率部进至吉林省濛江县,身边只有特卫排、少年铁血队、机枪连60余名战士。
2月1日,司令部特卫排排长张秀峰携带枪支、秘密文件投敌叛变。
2月2日,在叛徒程斌带领下,日军发动进攻,部队受到严重损失,只剩下30多名战士。
2月7日,农历大年除夕。遭到叛徒程斌讨伐队攻击突围后,只剩下15名战士。
杨靖宇患上了重感冒,在一个山窝住了2天,地上铺垫树枝,睡在一条狗皮褥子,同暴虐荒野的刺骨寒风对抗着。
图片
2月12日,正月初五。叛徒带领的讨伐队又追了上来。杨靖宇决定大家分开行动,身边只剩下2个人。粮食已经吃光,杨靖宇等人将棉衣露出的棉絮撕下,就着山坳里的白雪吞到肚子里去充饥。
2月15日,正月初八。叛徒程斌率领600余人追了过来。杨靖宇的左臂被敌人打中一枪,又一次摆脱敌人。
2月18日,正月十一。两位警卫员购买食物时被敌人发现,在战斗中牺牲。
杨靖宇孤身一人在雪地里艰难跋涉,他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,左臂伤口隐隐作痛,他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图片
2月22日,正月十五,杨靖宇来到濛江县城西南6公里处保安村三道崴子,在一个破地窨子里度过一晚。
2月23日,正月十六。四个村民路过。杨靖宇喊住他们,让他们帮助买点东西,再弄套衣服。
那四个人中为首的是伪牌长赵廷喜。他佯装答应杨靖宇的请求,却在下山后向伪警察所告了密。当日下午4时许,敌人纠集了五批共200多人的讨伐队,向杨靖宇藏身的地窨子包抄过来。
此时,杨靖宇已数日粒米未进,加上患感冒和左臂所受枪伤未痊愈,身体十分虚弱。他双手持枪,打一枪转一处。最后,杨靖宇被逼到老恶河旁,敌人劝杨靖宇归顺,而杨靖宇却用子弹来回答敌人。
图片
下午4时30分,杨靖宇身中数弹,倒在冰冷的濛江大地上。
杨靖宇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是怎样生存下来,还能拼死抵抗?侵略者对杨靖宇的尸体进行了剖腹化验,他的胃里没有发现一粒粮食,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、树皮和棉絮。
杨靖宇牺牲时身上所携带遗物统计如下:1、毛瑟尔手枪一支,子弹160发。1935年,抚顺抗日的朱海乐赠,这支枪一直陪伴杨靖宇将军。2、考尔特2号手枪一支,子弹30发。1937年,缴获的冈田少佐配枪。3、考尔特3号手枪一支,子弹40发。1935年,俘虏日军南云少将时所缴获的战利品。
图片
杨靖宇的遗物里还有伪币6660元,笔记本4本,钢笔2支,铅笔1支,怀表一块,宣传文稿1折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